地区新闻: 新区宝塔区经开区安塞区甘泉县延长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洛川县吴起县志丹县延川县富县子长市

那位"请回"列藏本《红楼梦》的先生——李一氓

来源:凤凰读书    作者:唐玲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16    
 

  9月8日,由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李一氓回忆录》一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中联部原部长钱李仁、朱良,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以及等出席了座谈会。会上谈及"文武双全"的李一氓,王蒙提到其时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时,亲自曾派周汝昌一行苏联的列宁格勒察古本《石头记》,为《红楼梦》研究做出了贡献。

  《李一氓回忆录》是李一氓生前历时八年亲笔写成,讲述了作者亲历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书中对南昌起义、上海地下工作、万里长征、皖南事变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许多生动的、不为人知的细节。书中也顺带提及了建国后的一些工作、生活情况,包括"文革"中的遭遇以及恢复工作后的许多往事。

 

  李一氓的"朋友圈":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鲁迅、郭沫若……

 

  "我出生在天府之国--四川彭县。这个县在唐宋时期叫'彭州',不隶于成都,而是与蜀、汉各州等齐名,政区级别是很高的。"这是《李一氓回忆录》第一句。李一氓,这个名字年轻人或许已不熟悉,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诗人和书法家。

 

  而其经历却有相当"辉煌"的一笔,由著名党史专家何方先,在《李一氓回忆录》再版序中提到:"他(李一氓)当过毛泽东的秘书和为统战去见四川军阀刘湘的特使;跟周恩来从北伐到上海、再到中央苏区工作多年,还在长征前夕介绍郭沫若入党;多年还在长征前夕共同介绍郭沫若入伐到上海、再到中央苏区工作入党;跟刘少奇和陈毅在苏北工作过―个时期;和邓小平也熟,长征时遵义会议期间还同住―屋,等等。"在书中,李一氓也一笔带过其与林语堂、丁玲的私交。

 

  会上,何方也提到李一氓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不攀领导、不挟名人以自重。"在书中他说:"有―次我曾建议他把在上海从事文化工作时有关同迅"左联"等的接触写详细点,他也拒不采纳。还说,同鲁迅的来往是党和鲁迅的关系,非关个人的事;在文委,他只是打杂跑龙套,没什么好说的。"

 

  王蒙:李一氓曾解决我的困惑 让列藏本《红楼梦》"回归"意义重大

 

  李一是前中顾委常委,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十年,他在新时期全国的古籍人才培养及整理出版工作,以及他高达两千三百余册的词书收藏,还有他的书法造诣,都使他成为在文化界很有影响的党内领导人。

 

  中华书局党委书记徐俊说:"我曾在李老身边做了一些工作,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文气、博学、通达。"他提到李一氓对古籍出版整理的诸多贡献,包括编辑出版浩瀚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全辽文》、《全元诗》、《全明词》、《全清词》、《台湾府志》等重点项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八十年代李老,派周汝昌等先生赴苏联考察'列藏本'《红楼梦》。"

 

  据说,清道光十二年(公历1832年)由俄国传教士带回手抄本的《石头记》。这个八十回的本子缺五、六两回。这个本子流失海外约一百五十二年。1984年,国家启动了古典图籍整理编印的文化积累工程,李一氓挂帅,他决定派周汝昌、冯其庸、李侃等前去苏联列宁格勒考察那部古本《石头记》,周汝昌先生对这个藏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会上,对《红楼梦》也非常有研究的王蒙,也提到"李一氓组织迎回的列藏本,对红学研究意义重大。"其间,他也提到李一氓对其在文学上的鼓励,"李一氓的小院,曾是我得到清晰指导和鼓励的源泉。"

 
 

  李一氓/人民出版社/2015-8

  自序

 

  我从1925年起参加革命,但在中国革命整个历程中,是很平庸的,说不上有什么成就和贡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引导我走向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直接参加了1925—1927年大革命和南昌起义。

 

  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作为战士中的一员,我幸好还能顶得住,没有在失败面前意志动摇,1928年到1932年,在上海做了五年的地下工作。这五年中,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上,在意识形态方面得到一点认识。后来在江西苏维埃运动中,经受了农村工作实践的锻炼。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急风暴雨时期。今天想来,如果当时能直接参加前线的武装斗争,对自身的锻炼可能更有益处,可惜把这个机会错过了。而后是长征,这是中国革命武装的一个伟大的战略转移。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这次也没能直接参加前线的武装斗争。长征是伟大的,但我只能说是长征幸存下来的一个战士而已。“不到长城非好汉”。此后我就在长城内外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黄土高原上奔驰了两年。1936年的“双十二”事变促进了抗日战争的到来,也使红军得到一个最大的战略转机。我就身不由己地来到山明水秀的皖南,参加新四军的工作。可是1941年,发生了皖南事变,给我留下一个终身难忘的遗憾。还好,我又来到了抗日根据地苏北淮海地区,竭尽了我的中年力气,周旋敌后。抗日战争胜利了。我一直怀念那个地区对敌斗争的人民,跟我共同度过这场苦难的干部和那么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

 

  经过三年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统一了全中国。全国人民都高呼“我们解放了!”,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自己历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长征当中有一本日记,按天记下了晴雨、行军里程,经过什么省、什么县。曾根据它写过一篇长征记事———《从金沙江到大渡河》。但是这个日记本子在皖南事变中埋在长满茅草的山上了。后来担任驻缅甸大使,写过一个五年(1958—1962)之久的《驻缅日记》,在“文化大革命”当中烧掉了。但我的这个回忆录,只记录到1949年为止,即或那本日记没有烧掉,对于我这个回忆录也没有什么帮助。

 

  同时,我又没有做记录的习惯,参加任何会议都不做记录,因为第一怕不准确,第二怕丢掉。因此当我动笔的时候,没有什么亲笔的记录可供作回忆的具体依据。

 

  近几年来,许多同志对于从党的创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个时期的回忆著述很多,也出版了许多历史文献,已经使人目不暇接。但还有许多过去的文献在革命过程中已大量丧失,某些历史争议一时也难以判断。我这个涉及四十多年历史的回忆记录,也仅仅是我自己的回忆记录;无非是我参加大革命、苏维埃运动、抗日战争三个历史时期,自己所能记忆的个人经历的记录。

 

  原来自己并不想找这个麻烦,写什么回忆录。首先是时间、地点这两者,我现在记录下来的,就很难说是准确的;有许多稍为涉及一点议论的地方也很难说是有道理的。特别是有些事情,作为历史来讲,应该由党史学家去解决。我并不是党史学家,我只能表达一种极为疏浅的、简单的意见。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一个专案小组,要我写自传,我奉命写了,共一万多字。“文化大革命”后,这个自传退给我了。但经过党内审阅之后,党组织不知为什么看上了它,据说抄了一个副本留在组织部门了。既然这样,不如把它充实一下,让它更有内容一些,更有历史趣味一些。所以从1983年起,拖拖拉拉,字数虽然增了三十倍,时间却费了八年之久。

 

  在专案组要我写自传的时候,提了三个条件:第一,不准“丑表功”;第二,不准“攀领导”;第三,不准“安钉子”。既然是受审查写的自传,这个自传自然就是“供词”。供词是供认你有什么罪、你有什么错,当然不是要供你有什么功、你有什么劳。所以他的第一条不准,是有它的道理的。供词是要作为判刑的依据的,假如你供的那些罪、那些错,都跟领导牵连上(不是说已经是“资产阶级当权派”的那些倒台了的领导),就把你的罪、你的错减轻了,或者说是淡化了。所以第二条不准,也是有它的道理的。所谓“安钉子”,大体上就是写文章的一种手法,即“伏笔”。譬如供词中有一句话,粗看起来并没有多大意义,但却可以在将来作为翻案的依据。他要把你的罪和错定死,使你没有改口的余地。所以第三条不准,更是有它的道理了。这三个不准的条件,我在写那个自传式“供词”的时候,大体上是照办了的。因为我想过,我在党内这几十年来确无功劳可说,上依党的方针政策,下靠群众,自己原无什么功劳。“丑表功”也好,“美表功”也好,都无可表之处。至于“攀领导”更说不上,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我并不想挟某一位领导以自重。要是有什么罪、什么错的话,我都愿意自己承担起来。至于“安钉子”,我有“钉子”就安,而且是明明白白地安上去的。没有“钉子”我也没有瞎安,以图侥幸。

 
 

  李一氓书法

  妙得很,我的那个专案组的王组长,看了我的自传以后,居然当我的面,大为表扬,说我这一万多字的“供词”确实没有“丑表功”、没有“攀领导”、没有“安钉子”。对此我的印象很深,感觉到写自传应该承认有这么三条原则。1983年我开始提笔写回忆录的时候,就认定这三条原则还是应该遵循的。虽然它不是供词,谁也不能凭它来定罪,但总不能写成一本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劳簿。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时刻都注意到,作为一个诚实的共产党人,应该老老实实的,做了什么工作就写什么工作,犯过什么错误就写什么错误。当然在字里行间我决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攀哪一位领导。至于所谓“安钉子”,现在更说不上了,有什么“钉子”好安呢?

 

  这样,1983年我就开始动笔了。第一章童年、学生时代,第二章大革命,第三章上海地下工作,第四章瑞金、苏维埃运动,最后第十章过眼云烟,这些篇章都是我自己动手的。写得很慢,直到1985年才写完。后来精力不济,还要搜求材料,就请李克同志协助,我口授,他笔录。大概1986年补完大革命一章,也补完瑞金一章。1987年写了第七章皖南,第八章淮海抗日根据地。1988年补完皖南一章,写了第九章大连。1989年写了第六章陕西、甘肃、宁夏。1990年写了第五章长征,但《从金沙江到大渡河》一段,是早在1936年写的,后来收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这样全书就算写完了。

 

  1986年到1989年写得比较集中的时间是利用暑假。1986年的暑假是在上海金山化工厂的宾馆度过的,1987年到1989年的三个暑假是在北戴河度过的。其他的时间之所以不能集中,因为在这些年份内,我曾两次出国,每年还要大大小小生点病,住一两个月医院。特别是时间间隔最长的有六十年,最短的也有四十年,回忆起来不容易。有时还得去翻阅些文献、档案资料和个人著作,或写信给同志们问清情况,这样来引起思路,订正事实。最后还得通过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才能形成互相照应的、有机的章节。这就占据了比写作还要多的时间。

 

  因为有些同志在我写的某些章节的特定时间内共同工作过,个别同志正在研究历史上的某一课题,熟悉情况,所以我曾请胡立教、王辅一、李志光同志审阅过有关皖南事变的一章,请杨纯、谢冰岩同志审阅过有关淮海抗日根据地的一章,请韩光同志审阅过有关大连的一章。至于全稿,我请何方和陈易同志审阅过。1989年又请王泽军同志把全稿做过一次文字整理和体例统一。最后为郑重起见,我把整理过的稿子请崔高维同志再以他做编审的学力和经验,从头到尾在文字上,在逻辑上,并尽可能地在历史事实上,最后在行文体裁上,加以审订。我感谢他们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形成现在这个规模。

 

  当然全书的写作责任要由我个人承担。时过境迁,现在所能检索出来的东西,不过是一面模糊的荧屏而已。

 

  一九九〇年立秋,于北戴河

 

  李一氓回忆录

 
 

  1961 年,任驻缅甸大使的李一氓(左一)陪同周恩来总理出席中国工业展览会剪彩仪式。

  上海地下工作(节选)

 

  回到上海后,因为生活关系,由郭沫若提议并主持,在创造社由我和欧阳继修(华汉,阳翰笙)去编一份三十二开的小杂志《流沙》,刊名即是南昌起义部队最后在潮汕失败的那个地方的地名(属广东揭阳)。每月编辑费六十元,我和欧阳平分。

 

  这半月刊,1928年3月15日出第一期,4月1日出第二期,4月15日出第三期,5月1日出第四期,为五一特刊,5月15日出第五期,5月30日出第六期。我用了两个笔名,写诗用L,写杂感《游击》用氓,这是仿《布尔塞维克》上撒翁的《寸铁》,写短文章用一氓或李一氓,几乎都是些马克思主义启蒙文字。其他的供稿者,据现有目录当为:王独清、黄药眠、邱韵铎、龚冰庐、华汉、成仿吾、许幸之、李铁声、朱镜我、顾凤城……。有几个名字,今天已不能记忆为谁了,如谷音、振青、唐仁、N.C.、弱苇、启介、鹿子……。第一期的第一篇为《前言》,署“同人”。这个《前言》今天看来是相当“左”的,但还不是“可怕”的。我们反对中国式的文人,什么浪漫王子的歌者、发梦的预言家、忧时伤世的骚人等,自称为新生活中的战士、斗争中的走卒;我们反对风花雪月的小说、情人的恋歌,自称为粗暴的叫喊;并且侈言春雷没有节奏,狂风没有音阶,我们处在暴风骤雨的时代,因此应该是暴风骤雨的文学;而且确信“只有无产阶级才最能知道他自己的生活,唯有受了科学洗礼的无产阶级才最能有明确的意识”。就当时来说,这个《前言》,作为这本小杂志的指导方针,恐怕太伟大了一点,但还是立得住脚的,意思是正确的。可惜由于当时的环境,国民党的极端反动,这本小杂志只出六期就夭折了。在办这个小刊物的同时,章乃器,当时是上海一位银行职员,亦办了一个小刊物叫《新评论》,其有关阶级斗争的言论,观点实在模糊。如说:“第一是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阶级斗争的痕迹。第二是我们需要阶级斗争么?不过斗争总先要识清谁是压迫阶级和谁是被压迫阶级。像中国的情形,说是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压迫,或治者阶级对于被治者阶级的压迫,都是不透彻的。因为乡间的劣绅和城市间的帮匪,往往都是无产阶级,他们不但压迫无产阶级,同时也压迫资产阶级,甚至还压迫治者阶级……”因此在《战线》上,弱水作文加以批驳。在《流沙》上,我在一篇叙述马克思学说的短文后,也捎了一句,劝他们“不妨去读几本社会科学入门书”。

 

  《新评论》把这两件事联系一起,写了一封信给《战线》和《流沙》,说我们批评态度不好,避开问题的实质。看来要求他们去懂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他们是当时上海少数资产阶级职业青年知识分子,同国民党没有联系,用不着去同他们对立。我们分开来,由潘汉年代表《战线》,答复他们一信,“流沙同人”代表《流沙》答复他一信,认为他们的来信有诚意,很好,不纠缠这些争论,说这些争论由弱水和李一氓他们分别答复。一封公开信和两封复信,同意由《新评论》刊出(见《新评论》一卷十期,1928年4月)。因此我在《流沙》第六期上,写了一篇《我的答复》。因《新评论》的信上,有“区区社会科学平凡人都能懂得”的话,所以我还是劝他们“不妨去读几本社会科学入门书籍”。至

 

  于弱水是不是有答复文章?弱水又是何人?现在也难于考证了。我们和《新评论》的论争没有继续下去。这个刊物是个小三十二开本,章乃器个人署名的文章,每期都有两三篇。它和1940年到1944年在上海刊行的《新评论》,是两回事,恐怕现在只有上海图书馆藏有几本了。《流沙》,一本小杂志,存在不过三个月,上边也没发表过什么长篇大论。

 

  因此,无论在当时和现在,它都没有闪出什么火花,可以影响当世,留给后人。不过它和我个人的生命,却有这么一瞬的牵连,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曾苦心地去翻阅这个小刊物,想断章取义地从中找出一些攻击我的文字罪过。现在我重温少作,也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有幼稚的地方,但自认为这正是一个年轻的共产党人的气概。要自我欣赏的话,那些《游击》栏的杂文,那些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短文,倒无所谓,而《太阳似的五月》、《春之奠》那几首诗,还是有真情实感的。大革命失败了,自己怎么想的,自己应该走什么道路,都多多少少反映在这份小刊物上。这三个月没有白活。《流沙》是1928年6月停刊的,几经酝酿,又从1928年11月起,仍用创造社的名义,出版《日出旬刊》。这也是一个短命的刊物,只出了五期,到1928年12月15日就停刊了。这个刊物是一张报纸的十六开大小,全部横排。内容偏重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情况,很少涉及文艺,没有发表过一首诗。写稿的人有沈起予、华汉、李初梨、李一氓、龚冰庐,其他有些署名已很难对上号,只有

 

  沈绮雨当即沈起予。我又另用“孔德”的笔名,写过几篇短文,因为要用孔老二后代的名义和林语堂开个玩笑,所以用了这个带孔姓的笔名。在《新思潮》第二、三合期上,也用这个笔名,写过两篇书评。《流沙》和《日出旬刊》之间有四个月的空白,这个旬刊是否仍由欧阳与我合编,是否仍向创造社拿编辑费,已不能记忆。旬刊仅出了不到两个月,这些问题的是或否,也就没有弄个一清二楚的必要了。

 

  1930年4月至5月,我又负责编了一个小刊物《巴尔底山》。五十年之后,1980年4月,我写过一短篇回忆录《记巴尔底山》(见《一氓题跋》)。我在这小刊物上也写了些短文,其笔路和在《流沙》上的《游击》差不多,刊物取名也类似。因此也就不再另行重述了。因为是巴尔底山(即Partisan,游击队之谐音),所以把撰稿人冠以“队员”之名,有一个三十个队员的名单,附在第一期末。即“现在就将基本的队员,公布如后:德谟、N.C.、致平、鲁迅、黄棘、雪峰、志华、熔炉、汉年、端先、乃超、学濂、白莽、鬼邻、嘉生、芮生、华汉、镜我、灵菲、蓬子、侍桁、柔石、王泉、子民、H.C.、连柱、洛扬、伯年、黎平、东周”。我的笔名,没有用先前用过的L、一氓,而是另用了“德谟”,即为我原名民治英译汉,德谟克拉西之前两字。还用了“鬼邻”,因为我那时住在静安寺路东头赫德路(今常德路)的某里某号,紧靠万国公墓(今静安公园),与洋鬼子为邻。但此一笔名后来并未在他处用过。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洽谈 | 广告报价 | 服务协议 | 常见问题 | 发展历程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 2012-2018 延安网0911news.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1-2713577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14004430号-1

互联网经营电子标识:61260000000158

24小时新闻热线:15009215355

技术支持:卓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