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志丹县 • 正文

红都志丹:文化惠民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admin

 
 

  刘军伟

  “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国家一级馆”(县文化馆)、“国家一级站”(2个镇文化站)、第十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群星奖”、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二等奖……获得20多个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这就是“红都保安、将军故里”——志丹县。

  一九三七年十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问世后,保安(今志丹)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山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70多年后的今天,文化使这个偏远山区小县再次在国际和国内声名鹊起。2014年3月29日,正在出访的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专门看望在德国参加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队员,观看他们的比赛,并提出了殷切期望;2014年春节,志丹县民间艺术团首次走出国门,远赴澳大利亚参加“欢乐春节”中澳文化交流活动,让具有鲜明陕北特色的文艺作品在国际舞台得到充分展示;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挂红灯》、《兰花花》先后多次赴省进京演出;土生土长的“志丹明星”——“红都组合”先后多次在《我要上春晚》、《梦想星搭档》等央视舞台以及陕西、山西、湖北等卫视亮相……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使红都志丹人气越来越“红”,红都儿女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

    打造文化强县 丰富精神食粮

  志丹县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城址遗存、战国秦代建筑遗址、金代纪年壁画墓等历史文化资源,有龙泉寺、九塔湾、盘龙寺和城台石窟等宗教文化遗址,有志丹扇鼓、剪纸、刺绣等一大批民俗文化资源,还有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永宁山寨等一批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不可移动文物点769处。

  近年来,该县持续加大对县内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挖潜强基,精雕细琢,全力打造文化强县。目前,全县开发完善并对外开放的有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永宁山寨、刘志丹烈士陵园及九吾山景区,其中九吾山景区为AAA级景区,文化产业值逐年稳定增长,年增长率约25%。

 
 

   健全服务体系 共享文化福利

  作为“陕西十强”、“西部百强”的志丹县,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努力使文化事业与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相适应。该县按照“县有阵地、乡有一站、村有两室”的三级文化阵地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

  城区文化设施功能齐全。全县已建成县宣传文化中心、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6个文化广场、河滨路公园、县城水景观表演等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今年又启动了红都保安纪念馆(县博物馆)建设工程,县城南、城北社区图书阅览室以及保安街道办城北及社区服务中心文化长廊的建成投用。

  标准化镇文化站全覆盖。全县各镇全部建成文化站,特别是在人口聚集度较高的旦八、金丁、永宁等镇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新建了非遗陈列室。这将更加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文化村建设有声有色。截至目前,全县200个行政村已建成村级文化室180个,建成图书室、农家书屋200个,实现了行政村村村有图书室。据悉,农家书屋已配备了大棚种植、苹果管理、特色养殖等书籍及光盘,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加油站”、生产生活的“参谋部”。

   增强文化供给 出“民星”得民心

  “今年县上组织的文化惠民下基层巡回演出时,我本来是当观众的,却没料想自己成为应邀群众演员,第一次站在舞台唱歌,虽然很紧张,但也算过了吧‘民星瘾’。”自小热爱唱歌的义正镇吴堡社区居民赵彩兰已成为当地的“红人”,每谈起此事内心激动不已。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该县按照社会化、企业化、协会化的发展思路,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演出团体、文体协会、志愿者,积极参与、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

  志丹县夕阳红艺术团是由老年人自发组织的一支队伍。今年66岁的夕阳红艺术团团长刘志莲说:“近五年来参加各类演出有50多场次,老年人晚年生活比较单调,大家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就是图个乐,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也给群众带去了欢乐。”

  2014年举办的志丹县首届文化艺术节,报名节目249个,参与演出人员1200余人;在组织开展的庆七一“舞动红都”广场健身舞(操)大赛,14支群众团体669人参加演出;在2015年“筑梦红都·文化同心”活动中,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各类节目、主持人,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竞相展示自己的才艺,一不留神就成了“民星”。

  志丹县采取政府购买、补贴的形式,推进民间演出团体深入镇、村进行演出。志丹县民间说唱艺术团团长王玉成说,过去民间举行庙会或者其它重大节庆活动时,想请艺术团表演因演出费高望而却步,现在每次演出政府都给予补贴,演出成本降低了,演出场次多了,很受老百姓欢迎。

  今年,该县仅通过省、市、县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项目,利用县文化艺术中心、民间艺术团、文体协会等演出团体免费进村演出已达130余场。

  县上多年来始终坚持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体育场、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全年免费开放,同时开设了6个流动书屋;今年,又依托县文化馆丰富的馆舍资源,免费开设了志丹县少儿艺术培训班,开办了扬琴、电子琴、舞蹈三个类型7个班的培训课程,每周邀请市县知名教师进行授课,使更多青少年能免费享受公共文化实惠。

 
 

   让百姓大饱眼福 让文化高地精品不断

  志丹县始终将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摆在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四个一”文化惠民活动(一周放一场电影、一个月举办一场文艺晚会、一季举办一场运动会、一年举办一次大型文化活动),坚持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演出到镇到村到一线、入企进校全覆盖,让更多群众大饱眼福。

  “过去我们农村人的文化生活就是放羊耕地时随便吼两声山曲儿,到镇子上赶集逛庙会时听一场陕北说书或看一天戏就很高兴了,这多年来就不一样了,县上每年都有文化‘三下乡’活动,唱歌跳舞、说书唱戏、读书看电影……想看啥就有啥,我们农村现在也不缺‘文化’了。”永宁镇刘河村村妇女委员会主任王建惠道出了自己真实感受。

  2013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各类演出370余场,送电影下乡7300余场,送书下乡20余次,免费发放图书1.2万余册。县上每年举办文化下乡、文艺公演、秧歌汇演、春联义写等“志丹过大年”大型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定期开展“陕北民歌大舞台”、广场舞大赛、“红都之夜”系列消夏广场演出等活动,形成了以大型文化活动为龙头、节庆活动为基础、社区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坚持做到天天有看点、月月有重点、节庆有亮点,极大地满足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味口”。

  近年来,志丹县狠抓文化精品工程,积极打造志丹文化品牌,继成功打造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挂红灯》之后,又推出了《陕北汉子》、《相亲》、《请茶歌》、《昊天沣鼓》等一批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感染力强的优秀文艺作品40余个,志丹的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由志丹本土的三个“草根明星”组成的“红都组合”,让陕北原生态民歌迅速走红,他们的歌曲《小桃红》获中国群众艺术类最高奖“群星奖”。

  今年,志丹县又新创作了反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题材的小戏《采风路上》及反映移民搬迁为题材的小品《搬迁》,选派5个节目参加了陕西省“群星奖”复赛,其中《请茶歌》及与省群艺馆合排的《最美女人家》、《岁月拴马桩》顺利入围2016年在陕西举办的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比赛,《兰花花》也被列为陕西省冲刺“文华奖”全省重点剧目。

  文艺精品百舸争流,已成为培育志丹人民自觉向善的价值观、激励群众焕发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和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要渠道。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2-2018 延安网0911news.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1-2713577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14004430号-1

    互联网经营电子标识:61260000000158

    24小时新闻热线:15009215355

    人员查询系统:chaxun.0911news.com

    技术支持:延安卓天网络